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工作两天月入三五万!杀马特教父罗福兴,依靠短视频实现财富自由

工作两年月入三五万!杀马特教父罗福兴,依靠短视频实现财富自由。称杀马特不是脑残幼稚,而是互助群体!十几年前“杀马特文化”在互联网兴起,东莞石排镇“名流”理发店是杀马特最爱去的理发店。可以说,这家店见证了杀马特文化的兴衰。但现在只有曾经的杀马特教父罗福兴还经常来这里做头发,但他也是为了配合完成客户要求的短视频内容进行的造型“定制”。对于自己这样看上去夸张,另类,甚至是奇怪的发型,罗福星的回答是“在头上吹房子 吹鸟 吹飞机我觉得挺好玩 这怎么会搞怪呢?头发上不能生长出一架飞机吗?”别人眼里的“杀马特”,在罗福兴心里却是自由的一种表现。而罗福兴为什么会成为大家眼里“杀马特教父”?罗福兴讲述在自己初一那年,他只在学校待了一学期就没有再去上学。离开校园后的罗福兴,开始沉迷网络世界,虽然那时候对于大多数同龄人来说,电脑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但对于罗福兴而言,它却是一个可以尽情探索的新天地。在村里的小网吧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侠盗飞车》这样的游戏,也通过百度认识到了当时在日本流行的“视觉系”时尚。14岁那年,罗福兴跑到镇上的理发店,要求师傅给他做一个爆炸头,之后他又用从街边小店买来的便宜货染发水把自己的造型改造成我们现在认为的“杀马特”,而这个造型,很快就让他在网络上获得了关注。然而,真正让罗福兴名声大噪的是他创造了“杀马特”这一网络文化。罗福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杀马特其实来源于英文“smart”。因为自己当时学没有上完,文化课实在不好,所以在读的时候发音成了问题,他刚开始是把smart直接音译成了“刹马特”,但他感觉这个名字听起来还不够特别,于是,之后的网络热梗“杀马特”诞生了。罗福兴因此成了“杀马特教父”,十几岁的罗福兴更是在之后直接开创了一个以“杀马特”为标志的文化团体。成员们有着统一又不一样的发型标准——锡纸烫或烟花烫,以及各自独特的艺名:杀马特大伯爵、杀马特王子、杀马特总裁……随着杀马特家族的发展,过于夸张的造型也带来了不少网友的“排斥”,有网友嘲笑他们土,有网友模仿他们,加入杀马特。罗福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那时候,网友的谩骂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重要。他们在意的是,红也好,黑也罢,只要能引起注意,就是一种成功。并且,他认为杀马特不是脑残,幼稚的代名词,他们事实上只是一个互助团体,大家基本都来自贫困地区,往往都是初中辍学打工,只是在试图用标新立异获得关注而已。曾经的罗福兴在杀马特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管理着将近二三十万的“杀马特”,他们都听从罗福兴的安排,罗福兴甚至会在他们失业的时候,帮忙给他们找工作。但是在互联网其他文化的冲击下,杀马特们的人数已经减少到只剩下了身为“杀马特教父”的罗福兴还在网络世界拼搏。但是对于罗福兴而言,即使是转行当了“网红”,他也是以自己的杀马特身份自豪,并且,这样一个杀马特教父的身份对于罗福兴来讲并不是黑历史,甚至还为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成为网红之后,现在经常有下沉的品牌方来找罗福兴,希望能在罗福兴的短视频里加入自己的产品。面对采访的时候,罗福兴大大方方的表示自己现在就是依靠短视频来赚钱,一个月腾出一两天的时间拍视频,平均下来差不多能拿到三四万。在被问到想不想更上一层楼,变成头部网红,继而重现自己曾经的“杀马特辉煌”时,罗福兴却委婉的表示自己现在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他表示在自己认知的消费里,现在的自己已经做到了财富自由,并且自己是散漫、懒散但又想自由的那种人,所以不适合当一个专业的网红。在罗福兴眼里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穿西装打领带的白领其实和电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没什么区别。并且,罗福兴也坦言,自己看着他们每天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好难受,如果自己和他们过一样的生活,感觉自己会疯掉。罗福兴和他的“杀马特文化”虽然已经成为了网络时代流行变迁的缩影。但他因为完成了从一个辍学少年到“杀马特教父”,再到如今的短视频网红的蜕变,对于现在的罗福兴来说,他也已经实现财富自由拥有足够的金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罗福兴表示:自己认为以后再也不会出现“杀马特”这样的群体了,毕竟网络文化流行变迁的速度开始变快。今天,尽管杀马特文化已经不再流行,但罗福兴依然坚守着那份执着,按照自己的节奏创作内容、享受生活。非常感谢您能看到这里,那么对于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发表您宝贵的意见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